在這個事事講求傳播、溝通的社會中,卻最常聽見人抱怨:你不了解我、或我們欠溝通。不管是每日相處的家人朋友、或是擦肩而過的陌生人,身邊的人來人往、熱鬧繁雜卻往往造成現代社會中強烈的孤獨感,到底,人跟人的了解與溝通是怎麼回事呢?
在人文社會中,沒有所謂的真實,當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真實就有不同的面貌產生。因著不同的生長背景、成長環境、生命歷程……每一個個體都因而產生出不同的認知,透過這個主觀的透視鏡,我們以自己的邏輯推論,重新建構世界。因此,溝通變成一門相當深奧的藝術。理想中的互相了解其實也只是以自己的觀點來解釋對方,換句話說,當我們在與別人溝通時,其實我們只是在和自己心中所想像的對象在溝通,更誇張的來看,人其實總是在自言自語。
於是,透過類似羅生門的劇情舖設,以主觀鏡頭語言,藉由人物面對鏡頭表白的方式說明內心的認知感受,輔佐以鏡頭顯現對方在劇中人物腦中因既有印象而變成的人物,企圖用攝影機呈現每個人眼中的主觀世界全劇並不出現代表真實的鏡頭,也不嘗試點出真實,希望透過劇中人物相對性對彼此存有的印象認知,凸顯出真實的不可追求性與互相了解溝通的困難,進而探討人的主觀世界與溝通的絕妙關係。
|